
行業動態
聯系方式
用X射線檢驗大口徑厚壁管的機械性能
普遍認為晶界能量在晶核變形和長大過程中的作用不大。援引的依據是大口徑厚壁管變形晶格畸變的體積能量比表面能量大得多。但其他文獻中的數據證實并非總是如此,并且認為:
1)再結晶晶核形成機理接近多邊化;在變形程度比較小時,晶核出現在晶粒的周邊畸變最大的部分。多邊化不會促進反而會阻礙再結晶這一事實證明,晶核形成機理并非純屬多邊化。關于高度變形后的再結晶機理,沒有任何明確的概念。看來,再結晶晶核在此種情況下是由位錯體積密度最小的晶格區域組成的。
2)精確測定再結晶晶格各項參數,未能肯定同變形基體的晶格相比存在何種差別。
3)晶核的晶界能量對再結晶最初階段的晶核發展具有控制作用。
論述大口徑厚壁管各階段再結晶過程的發展的文獻數量極其有限。P.施瓦布和W.萊奧的文章是眾所皆知的,文章論述了鉻鎳鋼中的再結晶的電子顯微鏡研究。文章作者指出,在一般的試樣中僅出現再結晶,而用電子顯微鏡直接觀測經過退火的薄片時,則發現在再結晶晶粒出現之前形成多邊形。作者據此得出結論:一切大口徑厚壁管和合金沒有一致的再結晶機理,而是依據先前的變形條件和其他因素存在著多種再結晶過程。
H.C.阿爾費羅娃和A.A.巴拉諾夫等人,指出了再結晶過程對鋼管母體大口徑厚壁管、鑄造均質焊縫的組織以及性能在變形后灼變化的影響,并試圖用取得的數據來解釋再結晶的基本原理。
確定焊縫和母體大口徑厚壁管再結晶的溫度范圍,對于制訂電焊變形管的熱處理制度相當重要。通過觀察顯微組織、測定機械性能和部分地應用X射線檢驗組織等方法,確定了再結晶溫度范圍。用X射線檢驗組織的方法測定再結晶的開始情況并不完善,因為按X射線底片上首先出現的氣孔記錄下的再結晶開始溫度,比用1500倍光學顯微鏡觀察顯微組織測定的溫度高出100~150℃。這同大口徑厚壁管X射線檢驗方法的分辨能力低有關。因此X射線組織分析僅用于精確測定再結晶的終止溫度。
曾通過計算再結晶晶粒所占面積與所研究的基體總面積之比的方法確定了再結晶速度。利用刻度網在放大600倍條件下對30個視場上的每一個點進行了測定。
測定了變形程度為20、40和65%的溫變形和冷變形的再結晶溫度范圍。保溫時間為10秒、5分和1小時。在所有情況下都是在空氣中冷卻。分析取得的數據可以找出影響再結晶過程的主要因素:變形程度、變形溫度、保溫時間和大口徑厚壁管變形前的狀態。
研究結果表明,變形程度增高通常會降低再結晶的開始溫度;在變形程度由20%增大到65%時,再結晶溫度范圍幾乎縮小一半。變形溫度提高到250℃會使再結晶開始溫度向高溫側偏移20—75℃。冷變形大口徑厚壁管和溫變形大口徑厚壁管再結晶終止溫度實際上是一致的。
在變形程度不大時,清楚地表現出溫變形大口徑厚壁管和冷變形大口徑厚壁管再結晶開始溫度的差別;在變形程度大時,表明再結晶體積與加熱溫度依賴關系的動態曲線相接返。值得提出的是冷變形大口徑厚壁管的再結晶范圍比較寬,再結晶終止溫度的差別不大。溫軋大口徑厚壁管的再結晶開始較晚,但進行速度較快,這樣在接近再結晶終止溫度時,預變形制度引起的組織差別被消除。
同只加熱不保溫相比較,增加保溫時間會使再結晶開始溫度下降100~150℃。不管溫度、變形程度和退火時保溫時間如何,同母體大口徑厚壁管相比,焊縫再結晶起點在一切情況下均高:在單相均質焊縫再結晶時高25~50~100。在雙相焊縫時高75~100℃。焊縫再結晶終止溫度也比母體大口徑厚壁管相應高25~75℃。
在變形程度小時,再結晶終止濕度和聚集再結晶開始溫度相接近,為1025 ~1050℃;在變形程度高時,晶粒開始急劇長大的溫度大大高于再結晶終止溫度,亦在1025~1050℃范圍之間(即比再結晶終止溫度高100 - 150℃)。在溫軋大口徑厚壁管中,焊縫和母體大口徑厚壁管的組織就再結晶終止時晶粒大小而論實際上是相同的。而在冷軋焊縫中,晶粒要小得多。在聚集再結晶時,晶粒的晶界能量起很大作用。晶格畸變基本上被初生再結晶所消除。
文章作者:不銹鋼管|304不銹鋼無縫管|316L不銹鋼厚壁管|不銹鋼小管|大口徑不銹鋼管|小口徑厚壁鋼管-浙江至德鋼業有限公司
文章地址:http://www.feiyu123.cn/Info/View.Asp?Id=458
版權所有 © 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
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與分享